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类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为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上传时间:2024/06/24         来源:媒体聚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治水兴水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大计,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在全方面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智慧水利、生态水利过程中,水利行业对具备应用物联网技术、现代化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能力的人才需求旺盛,急需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水利人才。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重庆唯一的水利类高职院校,从始至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水利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工程、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

  面向现代水利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大需求,学院基于“3+1”人职匹配就业模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应用模式,构建了以学生生涯发展力、核心竞争力、实践操作力、企业融入力“四力”提升为抓手的水利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策略,形成了“若水文化”人才教育培训理念、“三阶三型”课程教学体系和“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近年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水利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育人成效更加显著,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职水利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之路。

  水利技能人才是将水利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直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水利建设的生力军。

  基于人职匹配理论构建的高职院校就业模型,即“3+1”模型:“3”指的是人才培养评估、岗位分析、人职匹配结合3个指标体系;“1”指的是影响匹配模式建立的环境变量。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制定《基于人职匹配就业模型的高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并采取4个有效方法,与“人职匹配就业模型”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大力提升水利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其中“若水文化”校园环境对应环境变量,“三阶三型”课程教学体系对应岗位分析体系,“校企双鉴”评价模式对应人才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多线导航”教学策略对应人职匹配结合体系。

  由此,学院成功将人职匹配就业模型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形成了“若水文化”育人理念统摄的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通过实施“若水校园、若水管理、若水教师、若水德育、若水课堂、若水学子”等六大工程,学院将新时代水利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办学理念体系和培养目标之中,培育学生“上善若水”的品德,“海纳百川”的胸怀、“流水不腐”的勤劳、“滴水穿石”的坚持。

  在实践中,学院凝练了基于“若水文化”的学校理念文化系统,并打造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体系,分“水之德”和“水之型”两个主题,建成了百米水文化长廊,形成了十个水文化展示点。同时,围绕水文化传承开展水文化研究,牵头成立重庆市水文化研究会,主办《巴渝水文化》期刊,定期举办“巴渝水文化论坛”,形成了“一会一刊一论坛”的水文化研究推广平台。

  在坚持把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教学内容开发的“基本逻辑”的同时,学院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水利精神教育作为贯穿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教学内容开发始终的“主题主线”,在水利类专业构建了“三阶三型”课程教学体系。

  “三阶三型”课程体系指的是底层共享平台型课程、中层分离通道型课程和顶层互选定制型课程。其中底层共享平台型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和“若水文化课”组成,同一专业群开设同样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中国传统水文化概论》《水文化导论》《文明在水之洲》等若水文化课程;中层分离通道型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根据专业群内不同专业方向所涉及的行业用人特征、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核心(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培育学生的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顶层互选定制型课程由“专业拓展”课程和“个性特长”课程组成,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方向)技能的基础上,不同专业方向开设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拓展课程和个性特长课程,实现“顶层互选”,培育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就业能力。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遵循了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逻辑,而且体现了黄炎培等教育家关于职业教育要依其人的天性天赋“因材施教”的思想。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依据学制进程循序递进。

  人职匹配的关键点是能力,一种原因是职业对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职业能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功能在于促进两者在变化的轨迹中实现交汇、同行、融合、新生。交汇主要体现为初次就业,同行主要体现为稳定就业,融合主要体现为把职业当成事业,新生主要体现为创造出新的职业、新的事业。

  学院据此探索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五环节,即能力发展动员、能力发展诊断、能力发展训练、能力发展鉴定和能力发展反思。其中能力发展训练环节是核心之核心,按照“任务、行动、展示、评价”四个步骤进行。

  在水利类专业教学中,“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得到普遍推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3+1”人职匹配就业模型,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实施了水利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策略,水利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育人成效十分显著,学生“四力”明显提升。

  今年5月6日,“金平果2020中国高职院校分专业大类竞争力排行榜”首次发布,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水利大类和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专业均排名全国第二,其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目前,水利工程学院已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全国水利示范(骨干)专业2个、全国水利优质专业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品牌专业7个、市级水利工程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训练基地1个、市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市级教学团队1支(其中博士10人、教授8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2人、重庆市政府督学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最美女教师1人);主持建成了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精品在线门,全国水利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院荣获“一带一路”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赛项优秀技术上的支持单位,近三年,教师在市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6人次,学生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部(市)级以上奖项100余项。

  学院的发展只有与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我们坚信,随着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突破,学院将会为水利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为筑就巍峨大坝添砖加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一篇:【48812】网络工程师的作业主要是干什么的

Copyright © 2014 小9直播足球友谊赛视频_在线观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