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上传时间:2024/01/14         来源:人防股份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以下简称呼吸器) 的型号、 技术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发生火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 17%的场所中,人员逃生 时为防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害化学气体及烟雾、热气流的侵害而佩戴的一次性使 用的呼吸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作型呼吸器。 本标准规定的呼吸器,基本设计尺寸为成人使用。 2 引用标准

  项 目 试验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 % 试验气体流量,L/min 试验气体温度,℃ 试验气体湿度,g/m3 呼出气体相对湿度,%

  联接强度 过滤装置与防护头罩间的联接能承受的轴向拉力应不小于 50 N。 5.11 人员佩戴性能 呼吸器的滤毒装置的密封,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应能快速打开;佩戴应 迅速、简便;系带应能快速拉紧且脱卸方便;若设有面罩,则面罩与人员的脸部 贴合应紧密、舒适。 人员佩戴呼吸器后,应对行动无明显影响;接触佩戴者皮肤的材料应不刺激 皮肤, 应不造成对健康不利的影响; 接触佩戴者的部件均应无锐边、 毛刺等缺陷; 视窗不应因上雾而影响视觉,且视觉不应模糊不清 5.10 6 试验方法

  图 2 包装材料抗穿孔、撕裂试验装置原理图 6.3 抗机械碰撞及环境变化性能测试 6.3.1 抗机械碰撞性能测试 试验装置如图 3 所示,带包装的呼吸器应独立地放置在钢铁盒不同室中, 试验过程中相互间不应碰撞,但允许其垂直方向自由移动,水平方向有 6mm 的 移动空隙。试验装置的转速为 100 r/min,C 型试验时间为 20 min,D 型试验时 间为 100 min,结果应符合 5.4 的规定。

  图 3 机械碰撞试验装置原理图 6.3.2 抗环境变化性能测试 单个密封包装的呼吸器应经过下列试验: a) 在 70℃±3℃环境中放置 72 h; b) 在 70℃±3℃、相对湿度为 95%~100%环境中放置 72 h; c) 在-30℃±3℃环境中放置 24 h。 结果应符合 5.4 的规定。 6.4 防护性能测试 6.4.1 一氧化碳防护性能测试 6.4.1.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表 1 所示。

  检验呼吸器防护性能时, 试验装置的呼气口与环境大气之间呼气时的瞬时压 力差。 4 型式、型号

  4.1 型式 呼吸器分为存放型和贴身携带型。 存放型用 C 表示,贴身携带型用 D 表示。 4.2 型号 呼吸器型号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标记示例: XHZLC15 表示防护时间为 15min 的存放型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 器。 5 技术要求

  图 1 耐燃试验装置原理图 6.2.4 防护头罩材料抗辐射热渗透性能测试 防护头罩材料抗辐射热渗透试验方法按 GA 10—1991 附录 C 的规定,试样 表面在受到 10kW/m2辐射热照射 30s 后,其内表面温升应符合 5.3.4 的规定。 6.2.5 抗跌落性能测试 将带包装的呼吸器以三维直角坐标的三个不同的起始方向从 1.5m 的高度坠 落到水泥地表面六次,每个方向各二次,结果应符合 5.3.5 的规定。D 型应做此 项试验。 6.2.6 包装材料抗穿孔、撕裂性能测试 试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安装臂和撞击针水平自由释放时的有效质量为 100g。 将单个包装的呼吸器放在试验装置上,使撞击针释放后能击中呼吸器。调整撞击 针针尖至包装表面距离为 100mm,释放撞击针,让撞击针保持和包装表面的接 触;按图 2 中箭头所示方向,把呼吸器轻快地拉出。再重复上述过程二次,使撞 击针击中包装表面不同的部位,结果应符合 5.3.5 的规定。

  呼吸器使用的橡塑材料在高、低温试验后,不应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形、破损、粘 附、龟裂、硬化以及其他非正常现象。 5.3.3 材料阻燃性能 呼吸器在耐燃试验后,所有可能接触到火焰的材料均不应出现继续燃烧、熔 融等现象,不应对人体产生附加的伤害。 5.3.4 防护头罩材料抗辐射热渗透性能 呼吸器的防护头罩材料在抗辐射热渗透试验后,其内表面温升不应大于 25 ℃。 5.3.5 包装材料强度 呼吸器应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有足够的牢度,在进行抗跌落、抗穿孔、撕 裂性能测试后,不应出现穿孔、撕裂、破碎等现象。 5.4 抗机械碰撞及环境变化性能 呼吸器对于规定的机械负荷、环境和温度和湿度变化,应有充足的稳定性, 不应有裂纹、爆开、破碎等能导致失效的损坏,且仍应符合 5.5~5.10 技术方面的要求。 5.5 防护性能 呼吸器的防护时间(厂方公布值)应不小于 15 min。 5.5.1 一氧化碳防护性能 在防护时间内,任何单个 10 min 过程中,一氧化碳透过浓度的时间加权平 均值应不大于 200mL/m3,至防护时间终了,透过过滤装置的一氧化碳总累积量 应不大于 200mL。 5.5.2 氰化氢防护性能 在防护时间内,氰化氢透过浓度应不大于 10mL/m3。有时在流出的空气中 有几率存在 C2N2 但 HCN 和 C2N2 的总浓度在防护时间内应不大于 10mL/m3。 5.5.3 烟雾透过防护性能 用油雾法测定呼吸器滤烟装置的烟雾透过防护性能。在防护时间内,其油雾 透过系数应不大于 5%。 5.6 吸气温度 在防护时间内,吸气温度应不大于 65℃。 5.7 呼吸阻力 在防护时间内,吸气阻力应不大于 800 Pa,呼吸阻力应不大于 300Pa。 5.8 防护头罩 5.8.1 防护头罩漏气系数 防护头罩眼区的漏气系数应不小于 20%,呼吸区的漏气系数应不大于 5%。 若呼吸器中不设面罩,则防护头罩的漏气系数应不大于 5%。 5.8.2 视野 防护头罩的双目视野应不小于 60%,下方视野应不小于 35°。 5.8.3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应不大于 2%。 5.9 高浓度一氧化碳呼吸器机械结构完整性 在高浓度一氧化碳条件下,呼吸器应保持其机械结构完整性,不对佩戴者形 成危害。

  本标准等效采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批准的 EN 403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 吸面具》 。欧共体国家从 1993 年 10 月起实施 EN 403:1993 标准。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基本等同于 EN 403 标准,其中一氧化碳防护性能、氰 化氢防护性能、烟雾透过防护性能等主要技术方面的要求与 EN 403 标准一致,这样有 利于我国的产品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尽快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结合我国的真实的情况,本标准中防护头罩的漏气系数、烟雾透过防护性能的 试验方法没有采用 EN 403 的钠焰法,而是采用了国内技术上成熟且与钠焰法等 效的油雾法。为了更有效地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标准增加了防护头罩材 料的抗辐射热渗透性能指标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国定、凌新亮、徐兰娣、金义重、李申。

  6.1 佩戴质量测定 用电子成秤测定呼吸器的佩戴质量,结果应符合 5.2 的规定。 6.2 材料试验 6.2.1 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质量 用目测法测定,结果应符合 5.3.1 的规定。 6.2.2 橡塑材料老化性能测试 橡塑材料应经过下列试验: a) 在 70℃±3℃环境中放置 72 h; b) 在-30℃±3℃环境中放置 24 h。 结果应符合 5.3.2 的规定。 6.2.3 材料阻燃性能测试 将整个头罩佩戴在图 1 所示装置的头模上, 调整燃烧器喷嘴与呼吸器头罩外 表面距离为 250mm;调整燃烧气体的流量,使头罩外表面处的火焰温度为 800 ℃±5℃;调整头模转速为 5r/min,共旋转三周,结果应符合 5.3.3 的规定。

  6.4.1.3 试验准备 a) 用标准气标定一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 b) 对试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在 1.96 kPa 压力下,保持 1 min,试验装置 压力下降值应不大于 29 Pa; c) 标定人工呼吸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量; d) 检查恒温增湿箱内的水量; e) 标定试验气体流量; f) 将试验用呼吸器在 20℃±5℃环境内放置 2 h 以上。 6.4.1.4 试验步骤 a) 将呼吸器的滤毒装置及面罩部分(设有呼气阀的呼吸器,应包括呼气阀) 联接到试验箱内的试验接口上; b) 当试验箱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上升至试验条件所规定的数值时,立即启动人工 呼吸机并计时,连续检测过滤后的一氧化碳浓度。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Fra Baidu bibliotek。本标 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91—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测试方法 GB/T 2892—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测试方法 GA 10—1991 消防员普通防护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3 定义

  5.1 结构 5.1.1 呼吸器应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或由防护头罩和过滤装置组 成。面罩可以是全面罩或半面罩。 5.1.2 呼吸器应设计成使用人员不需培训,经阅读使用说明书后即能正确使用的 形式。 5.1.3 呼吸器应在防护头罩的额部设置环绕头部一周的反光标志。采用具有反光 特性材料制造的防护头罩,可以不设置反光标志。 5.1.4 过滤装置与防护头罩间的联接应牢固可靠,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应不易 拆开。 5.1.5 呼吸器的密封一经打开,应没办法恢复原样。 5.2 佩戴质量 呼吸器的佩带戴质量应不大于 1000g。 5.3 材料 5.3.1 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质量 呼吸器的所有金属零部件应耐腐蚀,其表面应无龟裂、皱折、毛刺等缺陷。 5.3.2 橡塑材料老化性能

  * 0.25%为一氧化碳防护性能测试时,试验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 * * 1.0%为高浓度一氧化碳呼吸器机械结构完整性试验时,试验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

  1—呼吸机;2—单向阀;3—增湿器(呼出空气) ;4—联接器;5—采样口(吸入空气 CO 含 量) ;6—压力探针小孔;7—试验空气流量计;8—一氧化碳流量计;9—增湿器(试验空气) ; 10—试验箱;11—采样口,在过滤装置进口试验空气的 CO 含量;12—试验样品;13—压力 计;14—温度计;15—一氧化碳分析仪(吸入空气) ;16—一氧化碳分析仪(试验空气) ;17 —湿度计(试验空气) ;18—排气口;19—湿度计(吸入空气)

上一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批发价格是多少钱_消防自救呼吸器使用方法

下一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价格-最新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价格、批发报价、大全 - 阿里巴巴

Copyright © 2014 小9直播足球友谊赛视频_在线观看 网站地图